说明发现的事理
——必修下册第三单元写作任务1
◎
朱俊锋
(丹东市第二中学,辽宁丹东
118009)
摘要:
按照课
标的要求,完成“说明事理”的写作任务。引导学生深入研读《中国建筑的特征》和《说“木叶”》两篇课文,强化文体意识,研习探究文章蕴含的事理及说明事理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阅读,进一步领会大家手笔在说明事理方面的独到之处。指导学生学会发现事理,掌握说明事理的常见方法,最终完成相应的写作任务。
关键词:
写作任务;文体意识;发现;说明事理;说明方法
【原题呈现】
探索生物世界的奇异现象,追寻天宇中的神奇星光,调查民间文化的各种形态,观察人们不同的劳动方式,凡此种种,都可以让我们有所发现,增进我们对某些道理、规律的认识。写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说明你发现的某一事理。
【教学指引】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三单元属于
“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
学习任务群,《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中明确规定:
“
学习运用简明生动的语言,介绍比较复杂的事物,说明比较复杂的事理。
”
这里强调的
“
比较复杂
”
,是希望高一学生在完成此次写作任务时,无论是说明事理的内容还是说明事理时运用的方法,都要有高于初中写作说明文能力层级的要求。
其实说明事理的写作,对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储备、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探究能力、表达能力等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平日教师由于限制多、耗时长、见效慢、难度大等因素,对此类作文的训练往往不到位,而上面提到的素养和能力恰恰又是当今学生非常欠缺或迫切需要提升的。
在完成此次写作任务时,要引导学生深入研读《中国建筑的特征》和《说
“
木叶
”
》两篇课文,探究这两篇经典论文说明了哪些事理,以及作者是如何说明事理的。布置学生仔细阅读教材
68
页《如何清晰地说明事理》这篇知识短文,让学生概括总结出说明事理常用
的说明方法和写作技巧。设置任务明确的写作情境,激活学生思维,选择自己要说明的事理种类和具体方向。还要有针对性地精选范文,给学生提供更多借鉴。
最后通过习作的交流与修改,完成写作任务。
【课例聚焦】
一、强化文体意识,明确写作任务
师:
同学们,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在初中的时候都学过哪些说明文?
生:
《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蝉》《大自然的语言》《时间的脚印》等。
师:
很好。我们那时学过的这些说明文与小学时学过的《鲸》《风向袋的制作》等相比又有什么不同呢?
生:
篇幅更长了,内容更丰富了,手
B06说明发现的事理——必修下册第三单元写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