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语言札记
——
必修上册第八单元写作任务
◎执教:黄淑菁
¹
观察:欧阳林
²
(1.常州市新桥高级中学,江苏常州213032;
2.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江苏常州
213004)
摘要: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课
例通过
梳理语言现象,发现语言运用的特点,提炼语言运用的规律,以“写语言札记”为写作任务,从语素的语音、语言的色彩、语义、修辞角度探究词语的使用方法,进行质疑、分析,在阅读探究中积累语感,整体形成“阅读—发现—探究—再阅读—写作—评价—再写作”的“质疑—探究—感悟”层进式学习建构。
关键词:
语言现象;探究;写作;思维
【原题呈现】
本单元围绕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开展学习活动。其中一项活动是结合词义特点,探究语言表达中词语选择的艺术,提高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词义的辨析从三个方面进行:1.准确理解词义,把握词语的用法。2.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3.把握词语的语体色彩。
结合上述活动中搜集的例子,进一步提炼、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任选一位你喜欢的作家,研读其作品,探究词语使用的艺术,写一则语言札记。
【教学指引】
任务群教学,需要创设与任务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本课设置了
“
作家作品研讨会
”
的任务情境,要求学生作为文学社的一员,在这次研讨会上发言,
“
推荐你喜欢的作家作品,探究其语言特色,写一则语言札记
”
。
本课的教学希望实现以下目标:
一是让学生通过语言实践习得语言。通过
“
推荐喜欢的作家作品
”
引导学生从课内外的阅读经验中积累丰富的词语使用的材料;通过
“
文学推介交流
”
引导学生说和听;通过
“
写语言札记
”
引导学生写作并进一步积累。
二是让学生从语言实践中探究语言运用规律。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的背后隐藏着思维的内在规律。通过梳理语言现象,发现语言运用的特点,进行质疑、分析,从语素的语音、语言的色彩、语义、修辞角度探究词语的使用方法,提炼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探究词
语使用的艺术,感悟语言之美,在阅读探究中积累语感。整体形成
“
阅读
-
发现
-
探究
-
再阅读
-
写作
-
评价
-
再写作
”
的
“
质疑
-
探究
-
感悟
”
层进式学习建构。
三是引导学生在
“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
等其他任务群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词汇积累、梳理、质疑和探究的学习习惯。
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一定的过程体验而获得素养的提升,目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并进行知识建构,而不是由教师直接告知、授予;让学生自主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在尊重学生言语个性的前提下,逐步引导,由扶到放。
【课例
A09写语言札记——必修上册第八单元写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