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里的遐思
——必修上册第七单元写作任务2
◎执教:易少彬
¹
观察:王从华
²
(1.赣州市第三中学,江西赣州341000;2.赣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摘要:
好的写景抒情散文除了要把握景物的细节刻画,还要善于运用多种表达技巧,写出作者独特的感受,传递真实的情感。教学中以“节气”为写作对象,以征集电视短片脚本为情境,通过丰富的支架将“景、人、事、物”合理地融合,达到了预期的写作目的。
关键词:
抒情散文;节气;独特感受
【原题呈现】
同是写景抒情,本单元的几篇文章运用的艺术手法各具特色。借鉴这些文章的写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散文。写完之后与同学交换阅读,互相品评,提出修改建议。修改后,把全班的习作编辑成册,拟定书名,撰写序言,作为高中生活的一份纪念。以下题目供参考,也可以自拟题目。
2.四季更替是大自然的节律,每个季节都有它独有的特点。“立春”“立秋”“夏至”“冬至”,这些字眼都能引发很多遐想和回忆。选择一个节气,观察此时的景物和人们的活动,写一篇散文。
【教学指引】
写景抒情散文,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多次接触,如多角度展开景物描写,抓住细节展开描写,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等等。高中必修阶段,对散文写作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因此,本单元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鉴赏散文名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捕捉写作的灵感,灵活运用多种表达技巧,创作能表达独特情思的散文佳作。散文的写作重在有
“
我
”
,写
“
我
”
眼中之景,抒
“
我
”
心中之情。因此,本单元确定的写作学习元素是:
1.
从熟悉的节气中选择能传递自己独特感受的人、事、景、物。
2.
在描写景物和习俗的过程中,巧妙运用动词、形容词和副词传递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创设了
“
为电视台拍摄电视散文短片提供创作
脚本
”
这样一个情境。这是一个
拟真的
任务情境,为电视散文短片创作的脚本,其实也是一篇散文。该任务通过打通学生写作与日常生活的关联,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同时也为学生表达自我提供了丰富的空间
【课例聚焦】
一、观看视频,引出写作任务
师:
同学们,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不同的节气有不同的风景,也有不同的习俗。今天,我们来看一段视频《赣南习俗
——
立春这顿饭》。看完后,大家说一说视频呈现的立春这一节气有何特点,赣州人是怎样度过立春这一节气的。
(投影二十四节气,播放视频,略。)
生:
立春这一天可以吃到很多美
A08节气里的遐思——必修上册第七单元写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