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高中语文 必修下册 必修下册第二单元

论元杂剧(节选)【普通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教师教学用书·第二单元资料链接】

实用类 现代文综合 第二单元 教师用书 必修下册 必修下册第二单元 必修下册教师用书 DOCX   4页   下载0   2023-06-25   浏览294   收藏0   点赞0   评分-   3341字   12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论元杂剧(节选)【普通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教师教学用书·第二单元资料链接】 第1页
论元杂剧(节选)【普通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教师教学用书·第二单元资料链接】 第2页
剩余2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内容源自【 教师教学用书 】 论元杂剧 (节选) 【必修下册第 二 单元 ·资料链接 】 龙榆生 杂剧的名称,在北宋时就有了。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京瓦伎艺》条,就有“般杂剧”的专业艺人,还有“小儿相扑杂剧”的表演者。耐得翁《都城纪胜》说得更为详细。他说: 杂剧中, 末泥为 长,每四人或五人为一场。先做寻常熟事一段,名 曰艳段 。次做正杂剧,通名为两段。 末泥色 主张, 引戏色 分付, 副净色发乔 , 副末色打诨 。又或添一人装孤。 其吹曲破 断送者,谓之把色。大抵全以故事世务为滑稽,本是鉴戒,或隐为谏诤也。 依据耐得翁这段记载,宋杂剧的初起,虽已有了各种不同角色,担任各项表演,而且有了音乐伴奏,但表演的中心内容,仍是沿袭《史记·滑稽列传》中所举优孟、优 旃 的故技以及《五代史·伶官传》中所列敬新磨等的作风,所谓“全以故事世务为滑稽”,也就是“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的遗意。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十说到“向者汴京教坊大使孟角球曾做杂剧本子”。那么,北宋时,不但有了实际表演的杂剧,而且有了编好的脚本。可惜这些杂剧本子,现已只字不存了。据周密《武林旧事》卷十所载官本杂剧段数,至二百八十本之多。就它所存的名目看来,南宋官本杂剧使用大曲、法曲、诸宫调、词曲调的共有一百五十多本,可见它的音乐关系与北宋专主滑稽者有所不同,但这两者绝不是全无交涉的东西。由说滑稽故事构成剧本的内容,由借用各种曲调构成唱词中的音乐,这正是发展成为元杂剧的必由道路。其间错综复杂的发展过程,因为史料不够,也就不容易弄得清楚。 元杂剧有一定的体段和一定的曲调,由宋大曲和诸宫调的叙事体,一变而为代言体,树立了戏剧的独立规模。每一剧本,例分四折, 每折使用 同一宫调的曲牌若干支成为一个整套,韵脚也要同部到底。如果四折之间有说不尽的情节,就可以插进一段楔子。楔子有 放在 四折最前面 的,也有插在中间的,尽可灵活使用。在现存的元杂剧中,只有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共有五折。至于王实甫《西厢记》的二十折,则是用五本合成。这上面所说的一些规矩,是构成元杂剧的主要条件。明、清以来的杂剧作家,也都是遵照这些规矩的。 杂剧的构成,有动作,有说白,有歌唱。表示动作的术语 叫作 “科”,两人对话 叫作 “宾”,一人自说 叫作 “白”。整个剧本的重点,属于歌唱一门,有末本、 旦 本 之 分。 每折都 由主角一人担任歌唱到底。除末 ( 生 ) 、 旦 外,其他角色都只有说无唱。 元剧角色 的名目很多:末
论元杂剧(节选)【普通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教师教学用书·第二单元资料链接】
QQ
企业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