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了解沈从文
及其以
湘西生活为背景的乡土文学。
2
.理清情节,品味人物含蓄、简明地表达内心感情的语言,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3
.从小说质朴的人物描写、古老的风俗描写方面探究小说表现的淳厚民风,人情和人性之美。
学习重
难点
重点:通过人物的语言心理描写把握人物形象,重点分析翠
翠
形象,从而体会边城人民身上的人性美。
难点:通过对翠
翠
这一人物形象的把握并由此触及对小说主旨的思考。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情景导入
在很多大作家的笔下,总有一群人,是他的笔墨一直在书写的,也总有一个地方,是他一直念兹在兹的。比如鲁迅笔下的鲁镇、未庄,莫言笔下的高密东北乡,韩少功笔下的马桥,贾平
凹
笔下的商州,史铁生笔下的地坛,福克纳笔下那个像邮票一样大小的故乡,或者马尔克斯笔下的那个小镇……当我们想起这些作家的时候,自然就会想到他们所写的这些地方,包括其中的风土人情、世态万象,都成了一个地理、经验、精神意义上的写作符号。就像莫言自己描述的那样:“高密东北乡无疑是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脱
最
世俗、最圣洁最龌龊、
最
英雄好汉
最
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这片土地的复杂程度远超现实,而更多属于文学。
当然,沈从文笔下的《边城》也不例外,写的是沈从文最熟悉的湘西世界,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人,那里的小桥,那里的白塔……沈从文将自己的最熟悉的世界,从现实中剥离出来,写一段永远清澈美好的人和故事,做一场美如溪水的梦……
二、课前预习任务检测
1
.
作者介绍
沈从文
(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我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
,“
京派作家群
”发起人。
1926年开始发表作品,1927年参加新月社。抗日战争爆发后到昆明西
南联合大学任教。在中国
古代服饰及文物研究
方面成绩卓著
。
沈从文的小说从整体上展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形式,即
现实
的人生形式和
理想
的人生形式。作品主要分为以下两种题材:
①以湘西生活为题材,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
②以都市生活为题材,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
其小说大多以
湘西生活
为背景,熔生动丰富的社会风俗画和优美清新的风情风景画为一炉,展示人性的粗犷强悍,民俗的淳厚善良,使作品充溢着浓郁的
乡土气息
和返璞归真的
牧歌情调
。
其创作风格趋向
浪漫主义
,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
主要文学贡献在于创造了一
2052《边城》1教学设计-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