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忘却的记念》教案
【学习目标】
1
.
读懂文章,理解作者的创作目的。
2
.
学习课文勾连有序的行文结构和记叙、描写、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3
.
感受左联五烈士为理想而献身的执著精神,理解鲁迅的悲愤之情,以及为理想坚韧斗争的精神。
【重点难点】
1.
解读白莽、柔石的性格特征,感受左联五烈士为理想而献身的执著精神,学习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2
.
理解鲁迅在文中所表现出的复杂而深刻的情感,认同作者主张坚韧斗争的理想追逐方式。
【教学过程】
一、学习导入
同学们,上次课我们学习了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
今天,我们
将
学习的是鲁迅先生的又一篇纪念柔石、白莽等五位青年革命作家的悼文。在这篇悼文中,鲁迅深情缅怀了烈士们的光辉业绩,愤怒控诉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法西斯暴行,表明了鲁迅先生无比愤慨、英勇抗争的精神。
文章题为“为了忘却的记念”,既是“记念”为何还要“忘却”?让
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研读课文、深入领悟。
二、学习任务分析
(一)知识要点
《为了忘却的记念》为纪念“左联”五烈士而作,重点回忆了白莽和柔石。作者选取一些看似零碎却很能表现人物性格的小事,勾勒出两位烈士的崇高形象。文章议论和抒情文字也非常精辟、感人,阅读时要注意感受其表达效果。
(二)承担的单元任务
《为了忘却的纪念》和《记念刘和珍君》两篇文章都是以写人记事为主的纪念性散文。都表达了对青年革命烈士的哀悼和对反动势力的痛恨。但本文抒情用到不少曲折隐晦的笔法,感情深挚沉痛
。在
了解
作品特点、表现手法的同时,也要深刻认识革命历程,激发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学习活动
(一)
简介背景
1
.
左联及五烈士死难:
左联,全称“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由文学研究会、创造社等联合组成的进步文艺社团,鲁迅在“左联”成立大会发表重要讲话并当选为常委。白莽、柔石、冯铿、李伟森、胡也频均为组织成员。
五烈士死难,发生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蒋介石政变,对共产党人实行反革命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白色恐怖笼罩全国。捣毁进步文艺团体,查禁进步书店书刊,用残忍手段将左翼作家逮捕、拘禁至秘密处死。 1931年1月17日,“左联”五位青年作家被捕,同年2月7日,被秘密枪杀于上海龙华
,同时,大批“左联”作家被通缉,悲愤无畏的鲁迅当即写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予以反击,指出国民党刽子手是“在灭亡中的黑暗的动物”、“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历史的第一页,
《为了忘却的记念》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