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读望海潮扬州慢
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把握两首词的音韵美和艺术美。2.在比较阅读中把握两首词的内容、意象和风格, 鉴赏词的艺术手法。3.把握两首词的创作背景,明确城市荣衰兴败折射 历史的兴亡悲情和词人的不同情怀。
导入 柳永的《望海潮》是文学史上第一篇直接以城市为写作对象的词,南宋姜夔自度曲《扬州慢》也是直接以城市为题材的词。这两首以城市为表现对象的宋词,一写承平盛世,一写劫后孤城,尽管内容不同,意趣相异,但都是怀古伤时的城市主题佳作。今天我们来细细品味这两首经典宋词。
课前预习任务检测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文体知识
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 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等。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词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它决定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标题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一首词可以没标题,但不能没词牌。
按字数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 (59-90字)、长调 (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词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等)。词的分类
走进作者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真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
柳永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此处为视频片段1视频下载地址:https://gofile.me/7eQaM/5QWhjSOD0
姜夔(约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一生未入仕途,以布衣出入于公卿之门,善书法精音乐,能自度曲。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诗词俱工,词尤负盛名。
姜夔词格律严密,清空高洁,极富想象,语言灵动自然。词作题材广泛,多纪游、咏物、感叹身世飘零,亦有寄寓忧国伤时之作。 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
此处为视
1040《望海潮》《扬州慢》联读3教学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