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高中语文 高三复习 古诗文阅读

47古代文论选段【高三复习·文言再读·选修】PPT配套课件.pptx

高三复习 文言再读 文本再读 重点梳理 考点巩固 知识清单 PPTX   24页   下载559   2024-07-17   浏览440   收藏667   点赞2995   评分-   4811字   18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47古代文论选段【高三复习·文言再读·选修】PPT配套课件.pptx 第1页
47古代文论选段【高三复习·文言再读·选修】PPT配套课件.pptx 第2页
剩余22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古代文论选段》高三复习·文言再读·选修 通读全文,解释加颜色的词语。(第1则)诗者,志①(     )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②(    )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毛诗序》节选)(第2则)盖文章,经①(  )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②(  ),见意于篇籍,不假③( )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曹丕《典论·论文》节选)志意,志愿不知不觉治理写作借 (第3则)若乃①(  )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②(  ),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③(  )宫;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④(  )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⑤(    )何以骋其情?故曰:“《诗》可以群,可以怨。”(锺嵘《诗品序》节选)至于严寒辞别铺陈放声高歌 (第4则)感人心者,莫先①(  )乎情,莫始②(  )乎言,莫切③(     )乎声,莫深④(  )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白居易《与元九书》节选)(第5则)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①(      )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②(     )作变相③(     ),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郑燮《题画》节选)超过开始切合,贴近深入欲望强烈的样子迅速,极快相貌,形象 (第6则)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①(  ),自有名句。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②(  )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③(  )也。(王国维《人间词话》节选)格调迅速赞同 1.通假字例句本字及意义①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 ②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 同“咏”,歌咏,歌唱同“现”,表现 2.古今异义词词语例句解析(
47古代文论选段【高三复习·文言再读·选修】PPT配套课件.pptx
QQ
企业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