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

《芣苢》《插秧歌》群文联读3教学课件 - 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

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 教学设计 教案 导学案 同步学案 教学课件 作业 答案 详解 单元复习 单元学习任务 写作 写作素材 PPTX   37页   下载707   2024-05-08   浏览15   收藏747   点赞1828   评分-   24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芣苢》《插秧歌》群文联读3教学课件 - 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 第1页
《芣苢》《插秧歌》群文联读3教学课件 - 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 第2页
《芣苢》《插秧歌》群文联读3教学课件 - 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 第3页
《芣苢》《插秧歌》群文联读3教学课件 - 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 第4页
《芣苢》《插秧歌》群文联读3教学课件 - 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 第5页
剩余32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诵劳动之诗 书形神之妙——《芣苢》《插秧歌》联读 学习目标体悟两首诗歌的劳动场景,感受劳动者的艰辛和快乐,进一步认识劳动精神的内涵。在诵读中感受不同诗歌的韵律,把握两首诗词句内容、形式的特点和关系。明确优秀劳动诗歌作品的鉴赏方法,学会撰写诗歌推荐词。030201 学习重难点把握《芣苢》《插秧歌》词句内容、形式的特点和关系。 “杭育杭育”的合唱,这时又淹没了大锯的隆隆之声。 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佚名《击壤歌》课堂导入 情境任务学校将进行“传播劳动精神——第一届劳动者荣誉墙优秀诗歌推荐会”,请你为《芣苢》《插秧歌》两首劳动诗撰写推荐词,于诗歌推荐会向同学们推荐。 学习任务PART 01明推荐点 指鉴赏方向PART 02读农事诗 悟诗歌神形PART 03写推荐词 书形神之妙 学习任务一 明推荐点 指鉴赏方向 小组展示预习任务成果,讨论交流诗歌推荐点,明确诗歌推荐方向。 学习任务一 明推荐点 指鉴赏方向凡是美妙的诗歌,往往都具有“有意味”的形式。——克莱夫·贝尔《艺术》 学习任务一 明推荐点 指鉴赏方向意味:内容(写什么),包括情感、主题等。形式:内容(怎么写),包括文体、遣词用句、艺术手法等。 有意味的形式:形式是为内容(主题)服务的,且二者的关系是高度契合的。 推荐优秀的劳动诗歌,我们可以从诗歌的三个方面出发进行诗歌鉴赏:“意味”,“形式”,“意味”与“形式”的关系。 我们首先以《插秧歌》为例,学习劳动诗歌的鉴赏和推荐词的撰写。学习任务一 明推荐点 指鉴赏方向 学习任务PART 01明推荐点 指鉴赏方向PART 02读农事诗 悟诗歌神形PART 03写推荐词 书形神之妙 学习任务二 读农事诗 悟诗歌神形1.一读诗歌:请同学们诵读诗歌,说一说这首诗歌的“意味”(诗歌内容、情感基调、主题)。忙 《插秧歌》按照“抛秧”—“插秧”—“拔秧”—“插秧”的顺序描绘一家四口农时冒雨插秧时的紧张劳动画面,表现出一家人忙碌、充实的生活状态,从插秧劳动画面里那些平凡琐碎、复杂真实、苦乐交织的细节里,我们可以明确诗歌“积极明快”的基调,以及赞美普通劳动者的主题。学习任务二 读农事诗 悟诗歌神形 2.二读诗歌:如何朗读才能更好地展现这首诗的“意味”?请同学们划分诗歌节奏,标注朗读重音,朗读诗歌。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学习任务二 读农事诗 悟诗歌神形 学习任务二 读
2060《芣苢》《插秧歌》群文联读3教学课件 - 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
成都七中万达高2025届11班
未认证用户 查看用户
该文档于 上传
QQ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