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
据罗大经《鹤林玉露》记载,公元1158年,金主完颜亮读到柳永的一首词后,对“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江南美景十分倾慕,遂起“投鞭渡江”之意,于1161年大举进攻南宋。虽然这件事查无实据,但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柳永这首词影响非常大。
宋人谢处厚有感于此,写道:莫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那知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该词,领略古都杭州的繁华与美丽。
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被誉为“才子词人”“白衣卿相”“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个性名片:“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宋仁宗“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知人论世
柳永,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原名三变,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至54岁时方才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自由张狂,但仕途不顺,终身潦倒。他以毕生精力作词,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者,也是第一个大量写作慢词的词人。并以“白衣卿相”自诩。他的词在当时便为人广为传唱,据说“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慢词之祖,婉约之宗倡导长调(慢词)创作,首创或首用词牌100多个。用俗语、俚语填入词中,雅俗共赏。风格以纤细婉丽,幽怨低回为主,部分也体现豪放雄浑的特点。创作内容:描写城市的繁荣景象和市民的生活风尚。描写男女情爱。羁旅行役、江湖落拓的感慨。
风流轶事鹤冲天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奉旨填词柳三变”
据说柳永初次考进士失意落第,填了这首词以抒不平之气。后来柳永再次应试,本已中榜,但当时的皇帝宋仁宗放榜时突然想起这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就说道:“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就这样,柳永被黜落。从此,他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而长期流连于花街柳巷。然而,仕途上的不幸,反倒使他的艺术天赋在宋词领域得到充分的发挥。从此,大宋朝堂上少了一个按部就班、唯唯诺诺的柳大人,中华词坛上多了一个浅斟低唱、妙笔生花的柳三变。“奉旨填词柳三变”
创作背景吴熊和《柳永与孙沔的交游及柳永卒年新证》考证此词为至和元年(1054)柳永在杭州赠资政殿学士、知杭州孙沔作。孙沔向误作孙何。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三十一引杨湜《古今词话》:柳耆卿与孙相何为布衣交。
第4.1课《望海潮》-高二语文名师精讲课堂(统编版选修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