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淀 孙犁
一、了解题目、创作背景
1.题目解析: 淀:湖泊,荷花淀即湖泊名,是白洋淀的一部分,白洋地区属于冀中抗日根据地。2.创作背景: 孙犁1936年到了白洋淀附近的安新县同口小学教书。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或是清晨或是黄昏,他经常到白洋淀边散步,慢慢地,他熟悉了这一带的风土人情,熟悉了这里人民的劳动和生活。 七.七卢沟桥事变后不久,国民党放弃这一带土地,仓皇南逃,当地人民遭到了日本帝国主义铁蹄的蹂躏,在共产党和八路军的领导下,白洋淀人民积极投入了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该地军民利用白洋淀的河湖港汊,同侵略军进行顽强斗争。各个村庄的青年农民都自愿地奔赴抗日前线。至于那些青年妇女所表现出的识大体、顾大局,乐观向上、无私奉献的精神,更使他由衷敬佩。基于这种心理,他在延安窑洞里的一盏油灯下,用草纸和自制的墨水写成了《荷花淀》这篇著名的小说,1945年发表于延安《解放日报》。 作者写《荷花淀》的目的在于反映“战争和革命改变了人民的生活,也改变了民族的精神气质”。
二、梳理情节,整体感知
全文已空行标明小说三部分,请你按时间顺序,用几个小标题来梳理概括出每部分的故事情节,并思考小说有几条线索,分别是什么。结构层次拟小标题线索第一部分(1-31)开端月夜编席候夫(1-4)当夜夫妻话别(5-29)明早送夫参军(30-31)副线:水生嫂等妇女们与丈夫的夫妻情爱。主线: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大义。(副线服从并融入主线中,两条线水乳交融在一起,构成了小说生趣盎然、丰富多彩的内容。) 第二部分(32-61)发展商量偷偷探夫(32-37)马庄扑空返程(38-50)淀上遭遇敌船(51-61)第三部分(62-85)高潮、结局意外助夫歼敌(62-75)归途深受鼓舞(76-84)投身抗战行列(85)
三、探究“独特的美”
(一)“人物美”1. 请结合文本第一部分的具体内容,分析“水生嫂”的形象。 文本具体内容人物形象 第一部分: 1:院子里干净得很3: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6:女人抬头笑着问:“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站起来要去端饭。勤劳能干,温柔体贴抓住5-29夫妻间的对话来分析,重点关注以下语句:17: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18:他们全觉得你还开明一些(侧面描写)19: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21:女人鼻子有些酸,但她并没有哭,只说:“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24:她说:“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29:女人
《荷花淀》PPT1【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