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高中语文 必修上册 必修上册第五单元

刘志琴:《乡土中国》的现代意义【必修上册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教师教学用书】

修辞 其他基础 高考真题 必修上册 第五单元 教师用书 DOCX   5页   下载0   2023-07-30   浏览542   收藏0   点赞0   评分-   5825字   12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刘志琴:《乡土中国》的现代意义【必修上册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教师教学用书】 第1页
刘志琴:《乡土中国》的现代意义【必修上册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教师教学用书】 第2页
剩余3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普通高中教科书 语文 必修上册 教师教学用书 第五单元 : 整本书阅读 ·资料链接 《乡土中国》的现代意义 刘志琴 《乡土中国》一书最重要的是提出了 “ 礼治秩序 ” 及 “ 差序格局 ” 概念,这是对前现代中国农村生存环境和农民生活状态最深刻、简约的提炼。无独有偶,与此相应的是,柳诒征发表的《中国礼俗史发凡》一文,从历史上考察礼俗的源流和沿革,认为古代中国 “ 以礼为立国根本 ” ,提出礼俗为中国文化特色的问题。此两部著作的问世,说明不论是从社会学还是从历史学出发,是用 “ 礼治秩序 ” 还是 “ 礼俗 ” 来概括,都分别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揭示了前现代中国社会所具有的礼俗社会特征。此后不久,蔡尚思又在《中国传统思想总批判》中提出中国传统文化以 “ 礼 ” 为核心的见解。虽然有关中国文化的核心,有以 “ 仁 ” 为中心说,也有以 “ 中庸 ” 为中心等各种见解,但唯有 “ 礼 ” 是经过社会学考察,突破观念性的局限,进入社会管理层的,具有整合功能的社会制度。 什么是礼治秩序?《乡土中国》认为: “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 ‘ 国家 ’ 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 又说: “ 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 ” 所以,礼俗社会就是以民间传统习俗为基础,进行社会管理,并提升为一系列的社会制度,即为礼制。概而言之,由习俗提升为礼制,礼制的实施即为礼治。礼俗与礼治是从上层或下层不同方位的表述,这也就是《周礼 · 天官冢宰第一》中所说的 “ 礼俗,以驭其民 ” 。依靠代代相传的习惯势力实施管理,并提升为礼的规范,教化民众服从这种秩序,这是儒家推行礼治的一贯主张,这与依仗国家权力管理民众的法治有所不同,更与现代的法理社会有不同的实质。虽然在实施礼治的实践中常有援法入儒、寓法于礼的情况,但它作为治国理政的蓝图,为历代圣贤所推崇,并以礼仪之邦的标榜,来表现中华民族有别于外邦异域的社会理想,此种文化形态也可称为礼俗文化。故以礼治秩序或礼俗社会来概括乡土中国,是认识前现代中国社会国情,切入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重要思路。 礼俗本于生活,但这礼和俗并不是一回事,礼
刘志琴:《乡土中国》的现代意义【必修上册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教师教学用书】
滋兰九畹,树蕙百亩。
个人认证 查看用户
该文档于 上传
最新文档
QQ
企业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