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教科书
语文
必修上册
教师教学用书
第
六
单元
单元教学设计举例
教学设计二:聚焦核心任务的板块式设计
聚焦教材设定的核心任务,参照教材课文的编排结构,分三个板块实施教学。
板块
一
:观点与依据
重点研读《劝学》和《师说》,主要完成以下三个任务。
1.
联系作者的思想主张和写作背景,分析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理解论述的针对性。
2.
分析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的应用及其效果。
3.
拓展阅读《论语》中有关
“
学习
”
的章句及《进学解》,结合作者的思想主张和写作背景,与课文作比较辨析,进一步体会论述的针对性与概括性。
板块二:列举与概括
重点研读《反对党八股》(节选)和《拿来主义》,主要完成以下三个任务。
1.
《反对党八股》(节选)列举了
“
党八股
”
的八条罪状,请给这八条罪状分类,思考其排列顺序的逻辑性。结合《反对党八股》(节选)选作课文时删去的部分文字(见
“
资料链接
”
),概括
“
党八股
”
八条罪状的本质特征。
2.
有学者指出:
"‘
典型现象
’
正是杂文思维与表达的一个关键杂文既要通过
‘
由一至多
’‘
由小至大
’
的
‘
联想
’
概括出具有一定普遍性的
‘
典型形象
’
;又要通过不失其形象性的
‘
典型形象
’
来表达自己对于生活的新开掘新发现。
”
试分析
《拿来主义》概括了怎样的
“
典型形象
”
,是如何概括的,又通过
“
典型形象
”
表达了怎样的新开掘和新发现。在此基础上,比较《反对党八股》(节选)和《拿来主义》在论述的针对性和概括性上的异同。
3.
中高考考场上的
“
八股文
”
有怎样的表现?其本质特征又是什么?我们应如何对待?请借鉴《反对党八股》(节选)和《拿来主义》的论证思路和方法,写一篇文章,阐释你的观点。
板块三:经验与立场
泛读《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主要完成以下三个任务。
1.
阅读两篇文章,圈画出表明作者主要观点、态度的语句,探究个人经历、经验的叙述与立场、口吻之间的关系。
2.
泛读其他文化名人谈读书的文章,开展微专题研究,比较辨析,形成结论,在班内交流。
3.
在班级内举办
“
我的读书观(史)
”
的演讲会,分享读书经历和读书观。
在完成以上三个板块教学活动的基础上,结合
“
单元学习任务
”
三,以《
“
劝学
”
新说》为题,写一篇思辨性文章。
教学设计:聚焦核心任务的板块式设计【必修上册第六单元】【高中语文教师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