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红楼梦》(三)统编版 必修下 第七单元 高一年级 语文主讲人:权晔北京市第一零九中学
鲁迅先生说,《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世情”小说。它是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堪称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它的艺术价值是空前绝后的。
《红楼梦》的艺术技巧:通常应该主要关注“人物塑造”与“叙事艺术”两个层面,以及一些非常独特的、几乎只属于《红楼梦》的写作手法。
作为小说,《红楼梦》在塑造人物方面注重表现人物性格的差异、复杂及其发展变化,善于运用鲜明生动的语言、人物间的对比、环境描写等多种手段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擅长以丰富的手段刻画人物心理。
背面傅粉 在文学作品中,指不用全力描绘塑造人物,而是尽力描绘突出与人物特质相近、相反的人物或特质,用以突出人物形象,类似修辞手法中的衬托。
“背面傅粉”可用于塑造单个人物的形象。 比如:塑造贾宝玉这一人物。
“背面傅粉”还可能是同时写两个人物而反衬突出其中一个人物。 例如:在第二十四回,以贾芸的舅舅卜世仁自私市侩,鲜明地衬托出底层小人物“醉金刚”倪二的大方任侠。
多重皴染在刻画人物时多次在不同情境下去刻画人物,通过不同的事件展示人物的不同侧面,从而让人物形象丰满起来、立体起来。
王熙凤的形象, 先后通过多个事件,在多种关系中表现出她精明能干、八面玲珑、争强好胜、贪财擅权、又对聪明的人充满欣赏、不乏怜老惜贫、也有对女儿的慈爱等多重个性。
草蛇灰线“草蛇灰线”是中国传统小说的常见技巧。“草蛇”指蛇在草中爬行会留下若隐若现的痕迹。“灰线”指线在灰烬堆中拖行,也会留下若隐若现的痕迹。“草蛇灰线”是一个比喻,比喻文学作品中时断时续的线索、伏笔与照应。
“草蛇灰线”不仅是叙事方面的技巧,更可以借此成为整个故事的结构线索。如:“一僧一道”、“风筝”、“北静王”……“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正是《红楼梦》叙事巨细适宜、行文结构严谨、构思精巧有致的艺术魅力所在。
谶语和谐音“谶”(chèn)语,泛指未来能得以应验的预言或隐语。
例如:太虚幻境的仙曲《红楼梦》曲词;在第十七到第十八回中,元春回贾府省亲,点了四折戏;在第二十二回中,贾府中众多女子各自制了灯谜。《红楼梦》中还有一些谶语,好像是人物随口说出,却一语成谶。
《红楼梦》中有很多人名、地名、物名,其谐音有特殊的含义,这也是《红楼梦》的一大特色。贾府中四位小姐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她们的名字首字“元”、“迎”、“探”、“惜”一般认
高一语文(统编版)-《红楼梦》(三)-2PPT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