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二单元

论《阿Q正传》的悲喜剧艺术和讽刺艺术【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教师用书】

素材 范文赏评 高考真题 教材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二单元 教师用书 DOCX   6页   下载0   2023-09-12   浏览376   收藏0   点赞0   评分-   5594字   12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论《阿Q正传》的悲喜剧艺术和讽刺艺术【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教师用书】 第1页
论《阿Q正传》的悲喜剧艺术和讽刺艺术【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教师用书】 第2页
剩余4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普通高中教科书 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 选择性必修 下册 第 二 单元 资料链接 论《阿 Q 正传》的悲喜剧艺术和讽刺艺术 陆耀东、唐达晖 《阿Q正传》的形式和风格,并不是单一的。是喜剧艺术,还是悲剧艺术,这就值得研究。作品采用何种形式和风格,起着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作品所要表现的生活内容和作家对生活的态度,以及艺术修养、艺术特长等。《阿Q正传》是要暴露社会的病态和国民精神的畸形,这就决定了作品的主要方面具有讽刺喜剧的特色。 “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讥讽又不过是喜剧的变简的 一 支流。”生活中有些东西本来是丑恶的,荒谬的,却偏想装成或说成为美好的东西,有的甚至是真诚地自以为光荣的。作家把这种现象和实质的矛盾暴露出来,就使人感到可笑。笑,正是讽刺作家特有的武器。阿Q本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的丑,不在头上的癞疮疤,更不在贫穷、屈辱、失败,而在于他用种种的瞒与骗的手段,使自己永远得意,永远自以为胜利。总之,他的主观精神状态与实际生活地位是那么不调和,因此,阿Q这个人物就主要不是使人觉得可怜而是令人可笑了。 鲁迅在作品中,用讽刺的烛光去照见人物心灵深处的腐烂,用幽默的笔尖划破社会上的肿毒。作者对赵太爷、秀才、举人以及依附于他们的赵白眼、邹七嫂等,对社会的种种偏见、恶习,燃烧起憎恶的怒火,这是显而易见,毋须赘述的。至于阿Q(还包括王胡、小D、吴妈等)这样有着严重精神弱点的人物,作者虽对他们被压迫的处境是哀其不幸,但因作品的主旨在于暴露国民性的弱点,故 仍着 重写其思想性格上的假、丑、恶的一面,因而,讽刺幽默是作品的基调。作品前几章对阿Q的讽刺很明显,很集中,即使是最后一章《大团圆》,写阿Q的悲惨结局时,也不是用悲剧的艺术手段,而是用喜剧的手段写出。阿Q被抓到大堂上受审时,一见上面那人的样子,“他便知道这人一定有些来历,膝关节立刻自然而然的宽松,便跪了下去了”。在审问中,阿Q虽然说的是实话,但糊涂到了极点;画押时,更是“阿Q精神”十足。到了游街时,他好像知道要杀头了,“似乎发昏了。然而他又没有全发昏,有时虽然着急,有时却也泰然;他意思之间,似乎觉得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有时也未免要杀头的”,于是精神胜利法又占了上风。作品最后一段,是用略带幽默 的讽刺手法, 写未庄 的舆论。 一般地说,悲剧使人落泪,喜剧使人发笑。阿Q的结局的艺术效果与这两者都不同。作者以沉重而非轻松的心情,用讽刺又带幽默的手法写出,因而读者不会流泪,而
论《阿Q正传》的悲喜剧艺术和讽刺艺术【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教师用书】
滋兰九畹,树蕙百亩。
个人认证 查看用户
该文档于 上传
QQ
企业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