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高中语文 必修下册 必修下册第八单元

《六国论》4分层作业(原卷)- 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下册)

必修下册 第八单元 教学设计 教案 导学案 同步学案 教学课件 同步作业 答案 详解 DOCX   4页   下载875   2024-04-19   浏览357   收藏586   点赞5946   评分-   2419字   12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六国论》4分层作业(原卷)- 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下册) 第1页
《六国论》4分层作业(原卷)- 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下册) 第2页
剩余2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六国论》分层作业 *基础达标+能力提升+链接高考 三步提升 建议用时:4 0 分钟 班级: 姓名: 得分: 基础达标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国互丧, 率 赂 秦耶           率:率领 B. 盖失强援 ,不能独 完            完:保全 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 判 矣        判:决定 D.以地事秦,犹抱 薪 救火          薪:木柴 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赂 秦而力亏,破灭 之 道也 B.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 之 C.以 赂 秦之地封天下 之 谋臣 D.下而从六国破亡 之 故事 3.下列句子加点的字,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 ① 小 则获 邑 , 大 则得城    ②以事秦之心, 礼 天下之奇才    ③ 日 削月割,以趋于王    ④不能独 完    ⑤ 辇 来于秦 ①④ B.③⑤ C.②④ D.②⑤ 4.下列句子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 A.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戍卒叫,函谷举 C.终必不蒙见察 D.犹有可以不 赂 而胜之 之 势 5.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提出全文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 赂 秦”,接着从 赂 者和不 赂 者两个方面引出分论点,简明扼要。 B.第②段采用对比论证法,分别从数量、态度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有力地论证了“ 赂 秦而力亏”的观点。 C.第③段从不 赂 者的角度,层层推进,指出齐、燕、赵三国不贿赂秦国也最终灭亡的原因是刺杀秦王不成功。 D.第④⑤段提出忠告,借古讽今,告诫宋朝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以地事秦、换取一时苟安而最终灭亡的覆辙。 6 . 翻译句子 ①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②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能力提升 7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对荆轲的评价,① ,苏洵非议荆轲之行为“始速(招致)祸焉”。鲍彪说“轲不足道也”。朱熹认为“ 轲 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② ,第一个是司马迁,《史记 • 刺客列传》结尾说:“然其立意较然, 不 欺其志,名垂后世,岂 妄 也哉!”左思称颂他“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陶渊明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 馀 情”。评者大都认为,荆轲③ ,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 8 .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观点。 在中国历史上,战国是群雄割据的时代。《六国
8162《六国论》4分层作业(原卷)- 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下册)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未认证用户 查看用户
该文档于 上传
QQ
企业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