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教科书 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
选择性必修 下册 第
四
单元
《
自然选择的证明
》课文解说
达尔文提出的生物进化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这一理论不仅在科学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而且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世界观,有着深远的思想史意义。《物种起源》这
部著
作系统、集中地阐述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是自然科学的经典论著,有着丰富的学习价值。全书共15章。最后一章《综述与结论》,是对全书内容的概述和总结,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自然选择学说遇到的难题和种种异议,进行解释和答复。
第二部分,主要从正面综述支持自然选择学说的各种依据。
这两部分是对全书前14章的总结。
第三部分,陈述其他博物学
家坚持
每一物种都是分别创造出来的观点,分析他们普遍认为物种不变的原因。
第四部分,回答自然选择学说可以引申多远的问题,并提出对自然选择学说引发博物学研究大变革的期待。
课文《自然选择的证明》节选自第15章的第二部分,即正面综述支持自然选择学说的各种事实,关注在生存斗争中表现出来的适者生存现象,并对生物的地理分布、古生物与现存生物在组织结构上的关系、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等各种现象进行了令人信服的解释,有力地证明了自然选择学说的科学性,驳斥了特创论。
全文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文章的第1-2段,明确提出自然状况下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这部分内容包含以下两个基本观点:生物变异是普遍性的;自然条件下的变异非常微小,但可以逐渐积累并产生巨大效果。论述的依据就是:自然变种的存在以及地理种、亚种、变种等的难以判定。
第二个层次:文章的第3—7段,用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理论解释自然中的各种生物现象和事实,证明物种形成依靠可遗传的有利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生物的适应体现自然选择的作用,经过种间和种内的生存斗争,有利变异得以保存和不断积累,使得生物进
一步适应环境条件,不断得到改良;这种适应表现在生物的形态结构、行为和习性等方面。
第三个层次:文章的第8—11段,针对自然选择学说面临的一些疑问进行了解释,证明其科学性。
第四个层次:文章的第12—14段,主要是用自然选择理论来解释生物在地理分布上的各种现象。其核心的观点是:
不
同种的生物有着共同的祖先,生物发生过迁徙和变异现象。
全文四个层次的整体思路是:提出自然选择理论→列举大量事实和自然现象,用自然选择理论进行解释,论证物种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适应体现自然选择的作用
《自然选择的证明》课文解说【选择性必修下册第四单元教师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