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教科书 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 必修上册
第
八
单元
·
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
单元目标
1.
了解汉语词语的基本特点,增强积累词语的意识,能运用多种方法积累词语,扩大词汇量。汉语中的词语数量巨大,加强联想,在零散的词语之间建立起联系,通过词语的
“
家族
”
和
“
系统
”
积累词语,可以大大提高效率。还要掌握熟语和成语的特点,丰富词语积累。
2.
探究一词多义现象,要通过具体语境把握多义词的含义,并学会运用词义引申的知识,探究多义词各个义项之间的联系,理解一词多义是词义引申的结果。关注古今词义发展演变的现象,了解词义发展的一般规律,建立古今词义既有区别也有联系的观念。词义的发展演变非常复杂,一般的情况有词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等。要把握常用词语古今意义变化的情况,避免以今律古。学习现代汉语中的词语,尤其是成语,要避免望文生义。
3.
学会通过不同的方式,辨析词义的细微差异,把握词语的用法,尤其是与其他词语的搭配;理解词义除了概念义,还有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词语的选择和运用要与表达的需要相协调,符合语境。在阅读实践中,要认真揣摩,仔细领会作家选词炼字的艺术。
编写意图
一、单元编写的依据和理念
课程标准提出
“
语言建构与运用
”“
思维发展与提升
”“
审美鉴赏与创造
”“
文化传承与理解
”
的语文核心素养。
“
素养是每个不同的学生个体的言语经验和言语品质,它包括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又不是这些方面的简单相加。这种经验和品质必然是综合的,它存于内,是精神层面的因素,却显于外,可以从行为、表现来观测。
”
(王宁《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及其主要特点》)这四个方面是综合实现的,是内在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同时又各有侧重。其中,
“
语言建构与运用
”
是语文学科独特的
课程素养,也是其他素养的基础。这就决定了
“
语言建构与运用
”
这一核心素养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
语言建构与运用
”
核心素养的内涵,是
“
积累与语感,整合与语理,交流与语境
”
(王宁《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及其主要特点》)。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主要是通过学习任务群的方式来实现的,其中
“
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
”
学习任务
群承担
着重要的作用。
“
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
”
学习任务群旨在培养学生丰富语言积累、梳理语言现象的习惯,在观察、探索语言文字现象,发现语言文字运用问题的过程中,自主积累语文知识,探究语言文字运用规律,增强语言文字运用的敏感性,提高探究、发现的能力,
单元目标、编写意图【必修上册第八单元】【教师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