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高中语文 必修下册 必修下册第八单元

《答司马谏议书》2导学案 - 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下册)

必修下册 第八单元 教学设计 教案 导学案 同步学案 教学课件 同步作业 答案 详解 DOCX   5页   下载778   2024-04-19   浏览288   收藏629   点赞2997   评分-   2856字   12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答司马谏议书》2导学案 - 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下册) 第1页
《答司马谏议书》2导学案 - 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下册) 第2页
剩余3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答司马谏议书》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整体把握文意,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深化理解,有意识地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和语法知识,进一步提高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梳理王安石对司马光所述变法弊端的反驳;学习王安石驳论的论证技巧,提高说理与论证思维。 3.理解王安石“因时而变”的变法思想和“不同俗媚众”的变法决心,思考其现代意义。 和社会理想,从不同角度思考其深层底蕴,并结合当下的社会文化生活,思考其现代意义。 学习重 难点 1.学习重点:反复诵读,整体把握文意,有意识地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和语法知识,提高文言阅读能力;把握本文主要观点和思路。 2.学习难点:领会王安石驳论的论辩风格和技巧;鉴古观今,理解王安石“因时而变”的变法思想和“不同俗媚众”的变法决心。 学习过程 课前学习任务: 1.诵读全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2. 生 字注音。 游 处 ( ) 强 聒 ( ) 重 念( ) 怨 谤 ( ) 难 ( )壬人 不 恤 ( ) 国事 盘 庚 ( ) 胥 ( ) 怨 度 ( ) 义 会 晤 ( ) 3.积累本课中的重要文言知识,如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 课中学习任务 一 听读文本,把握内容 (一)解读题目,了解背景 1.社会背景 《答司马谏议书》写于北宋王朝积贫积弱的时代,社会矛盾尖锐,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实行变法,力图通过整军理财,以求富国强兵。王安石怀着对北宋王朝命运的深深忧虑,以天命不足为,人言不足惧,祖宗不足法为信条。 不 苟且, 不 媚俗、 敢作敢为 , 治纲治政 ,锐意变法。 新法的实行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和豪强的特权,因而激起了既得利益者的强烈反对。除此之外,朝中诸多大臣像苏轼、欧阳修也对王安石发起了指责。西宁三年,公元1070年,保守派代表人物司马光就给 王石写了 三封长信——《与王介甫书》,责难王安石变法,要求罢黜新法,恢复旧制。 王安石接信后就司马光的来信做了比较具体的答复。这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答司马谏议书》。 2.解读题目 “答”,即“答复、回复”之意。 “谏议”:则指的是“谏议大夫”这个官职。 “答司马 谏 议书”不能理解为“回答司马光规劝的书信”,而要作“回复 谏 议大夫司马光的信”来理解。 知识卡片: 文体知识——“书”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即书信。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写给谁, 信题多 为“报……书”“与……书”“上……书”“答……书”等。 (二)听读课文,概括内容 王安石接信后就司马光的来信做了比较具体的答复。那么
8152《答司马谏议书》2导学案 - 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下册)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未认证用户 查看用户
该文档于 上传
QQ
企业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