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七中万达学校2022-2023学年度下期高20
2
2
级
期末模拟
考试
语文
试卷
满分: 1
50
分 时间:1
50
分钟
注意事项:
1
.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
签字笔
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及姓名,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
.
客观题用2B铅笔填涂,
答题区
城用
签字
笔或钢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记清楚,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3
.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客观题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答题区域修改禁止使用涂改液和不干胶带。
一、现代文阅读
(
3
5
分
)
(
一
)现代文
阅读
I
(
本题共
5
小题,
17
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
5
题
材料
一
: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说:
“
自有《红楼梦》出来之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
这是从中国小说发展史的视角进行高度概括的,然而传统的思想和写法究竟是怎么打破的?遗憾的是鲁迅先生并没有细说下去。一代又一代的学者对这个问题苦苦地探寻。
我们知道,小说故事的元素是人物、情节、线索等,但如何组合,也就是结构方式,这才是创造,才能显示作家的天才。曹雪芹正是在《红楼梦》叙事结构的组合方式这一点,打破了传统。
传统叙事的经典作品《三国演义》和《水浒》,其时空表现形态虽各自不同,但都遵循着一个共同的叙事原则:故事时间和文本时间是一致的,文本形成的以主要的人物和主要的事件为枢纽
来挽结和
创建整体的时空结构,就是故事的时空结构。所以人们习惯分析叙事的结构方式时常常集中在时间链条上,提炼出叙事的主线和副线,形成传统线性的单一的结构方式和思维方式。
《红楼梦》追求时间艺术的空间化,打破了传统线性单一的结构方式和思维方式,使历史、现实和梦幻混合、交织、重组,小说人物任意穿行在时间的隧道,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三维构成的立体时间体系中来来往往。
“
现在
”
不是折射过去的记忆,便是投影未来的
图象
,有时分不清哪些是现实,哪些是幻想,并在物理时间、心理时间、梦幻时间和神话时间里进进出出。
“
传统
”
在被打破,也体现出现代小说的叙事特征,即故事时间和叙述时间的分离,创造了小说时间艺术的多维空间形式。这是我们过去认识不到的层面,也正是《红楼梦》叙事
“
新变
”
的内涵。
(摘编自郑铁生《<红楼梦>的故事是怎样讲的》
材料二:
《红楼梦》是长于写实的。
“
石头
”
在全
成都七中万达学校高2022级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