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知人论世,了解关增建及其学术作品。
2. 梳理行文思路,了解不同学说的基本观点、历史贡献及其相互关系,把握“浑盖之争”的本质。
3. 探究文本的哲学思考,了解中国古代在天文学上的贡献,激发持之以恒的探究精神。
学习重
难点
重点:梳理我国古代宇宙结构学说的发展过程及论证,领悟文章主旨。
难点:探讨科学理论、思想的演变及在科学发展史上的意义。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任务检测
1.作者介绍
关增建
,男,1956年生,博士生导师,教授。1990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入郑州大学工作。1995年破格晋升教授,任郑州大学文博学院院长。2000年调入上海交通大学,现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科学史与
科学哲学系
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党总支书记。
主要从事物理学史、计量史研究,出版著作6部,发表论文百余篇。
和丘光明被
誉为“中国计量史界的双璧”。代表作品:《中国古代物理思想探索》《中华文明史话·计量史话》。
2. 写作背景
中国古代关
于宇宙结构学说
的争论有很多,其中
浑
盖之争
——浑天说和盖天说的争论最为严重。浑天说与盖天说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上两大主流学派的理论,两派都创造了许多天文仪器,用于观测、记录、研究和演示天象。浑天学派的浑天仪和浑象奇瑰雄浑,在历史上备受推崇;盖天学派的圭表也广为世人所知。今天再进行
浑
盖之
争当然
已经毫无意义,但如果把
盖天图仪纳入
人类天文学史,则依然是很有意义的。
3
.字词正音
安谧( )
圭臬( )
眼
瞀
( )
炽热( )
晷
影( )
相形见绌( )
周
髀
( )
曲( )折
郗
( )萌
七曜( )
炽
( )热
蔡邕
( )
伯
喈
( )
圉
( )
滂沲
( )
四隤( )
焯( )
祖暅( )
4
.词语解释
眼
瞀
:
重差:
光
曜
:
圭臬:
一针见血:
根深蒂固:
相形见绌:
不绝如缕:
5
.解题
天文学上
4141《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2导学案 - 高二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