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花谢了春红
:
李煜词五首
导读:先从《破阵子》说起
据说《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作于宋开宝八年(975年),也就
是金陵城破之时。
从此,李煜从帝王之尊沦为阶下之囚,在即将告别的时候,他选择再看一眼故土,凤阁龙楼,玉树烟萝,烟雨江南,花草依旧。
四十年来的深宫帷幕,被揭开了最原始的面纱,
一切不过是一场幻梦。
此际,江南呜咽;此时,教坊犹舞。“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
花。”苏轼在《东坡志林》中对这首词颇多微词:“后主既为樊若水所卖,
举国与人,故当恸哭于九庙之外,谢其民而后行,顾乃挥泪宫娥,
听教
坊离曲!”
李后主在亡国之际,不分轻重,不思对祖宗不孝、对国家不全、对
民众不舍,却挥泪对宫娥,岂不是至死不悟、贪
恋女色的亡国之君?可
真的如是吗?
重点解读:从国破到曲终
1.
国破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沉腰
潘
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垂泪对宫娥。
文字在一个充满魅力的男人笔下变得如此凄惶,是一种幸运,抑或是一种残忍?柔软的江南,何曾有过这般杀伐战鼓之声?自祖父李昪(
biàn
)
,
历经其父李璟,到后主李煜,南唐已经三
世
,在那个干戈迭起、狼烟弥漫的时代,已属不易。李煜即位之后,尚能守国十余年。
殊不知,五代十国走马换灯式的朝代更迭,再加上强宋压境,
处如此
凶险之境,还把江南治理得物阜民丰,
民心钦仰,李煜这皇帝干得不错。
传说李煜死讯传回故国,老百姓面北而
泣
。只可惜,那样一个“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时代,太过善良就被视作无能。世间往往以成败论英雄,殊不知那些所谓英雄的背后有多少张哭泣的面孔,有多少颗痛失亲人的心灵?
我一直很怀疑苏大学士的责备,因为即使文人如李煜者,也在被押上囚车的刹那,填了一首《破阵子》,而不是其他的词牌。此词牌相传为李世民所作,每
演习此
词牌需要千人之众。李煜祖父李昇当年立国之时多少想要承续大唐风韵,所以以“唐”为国号,而李煜在国破之时竟也用了大唐的词牌,这岂不是命运的巧合?所以我以为在这首彻骨悲凉的词作后面,竟有着李煜对盛唐恢宏大气、波澜壮阔的想象。他内心的念念不忘,真的就是对锦衣玉食的留恋、对故国江南温软繁华的不舍?不,绝对不是!可是,眼前只有手无缚鸡之力的宫娥,
那些在朝堂之上口若悬河的文臣何在?自诩武功盖世、英雄无敌的武将又何在?幸好还有这些宫娥,这些柔软的女子却还在为自己的君王、自己的知己演绎最后的深情。
亡国之际,被押赴北宋京城,沦为阶下囚,自己已经没有翻盘的可能,而这个时候,又有谁来为“我”送行呢?只有这些女子,那对着她们挥泪又有何不可呢?
此刻,小周后何在?大约和李煜在一起,听着忧伤的曲调。滚动的
车轮,碾压的不是路面,而是彼此泣血的心灵。此际,他们四目相对,“惟
有泪千行”,不知先他们而去的大周后在天之灵会怎样悲悯地看着世间
上演的悲剧。
2.
情系
娥
皇
词人多情,更何况生于江南长于江南的李煜,爱情,是他生命中最
浓墨重彩的篇章。
李煜的爱情只跟两个女人有关:
娥
皇(大周后)、女英(小周后)。
这是两个凄美得让人心酸的名字。爱情,很多时候,
就在一瞬间决定。最初惊鸿一瞥的心动,就把对方的样子刻
在了心里,
永远不再忘记。
娥
皇多才多艺,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尤善歌舞。至于容颜,李煜
有词为证:
一
斛珠·晚妆初过
晚妆初过,沉
檀轻注些儿个
。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
暂引樱桃
破。
罗袖
袤
(
yì
)
残殷色
可,杯深旋被香
醪
(
láo
)
宛
。绣
床斜凭娇无
那,烂嚼红
茸
,笑向檀郎
唾
。
清丽明艳如三月桃花,灼灼可人,一低头,
一
举手,已然是暗香浮
动。韦庄《菩萨蛮》中有“
垆
边人似月,
皓
腕凝霜雪”。江南寻常女子
尚能如此,更何况众里寻她,又该是何等娇媚?如果
大周后只是一个美
女,一个花容月貌的女子,那她至多仅停留于李煜的眼中,一旦看多了,
也就倦了,何至于深入他的内心,再也忘不掉。深刻的爱情在于它本质上需要彼此之间精神的共鸣。大周后无疑做到了。写词的人哪有
不
痴迷
音乐的,大周后偏偏是制曲的高手。从西凉传入大唐的大型歌舞曲《霓
裳羽衣曲》经唐玄宗李隆基润色而成,但自安史之乱后此
曲逐渐失传,
到五代十国仅能搜集到残曲,先后有很多人致力于修复
此曲,均告失败。
大周后和李煜潜心研究,终于恢复曲谱,大周后还亲自排练,让盛唐之音重响于南唐朝廷。
上天总是如此,给了你娇媚的容颜,给了你绝代的风华,又总会给
你不期然的厄运。大周后病了,病得很重,不久于人世。在病榻之上她是否会想到,自己修复的《霓裳羽衣曲》竟然预兆了自己的命运。据说
内史舍人徐铉通晓音律,在听了大周后修复的《霓裳羽衣曲》后,问乐
工曹生:“通常法曲曲终音...
北京四中语文课【名篇品读】08李煜词五首-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