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高中语文 必修下册 必修下册第八单元

《阿房宫赋》3教学课件 - 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下册)

必修下册 第八单元 教学设计 教案 导学案 同步学案 教学课件 同步作业 答案 详解 PPTX   48页   下载284   2024-04-19   浏览304   收藏750   点赞6375   评分-   3943字   18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阿房宫赋》3教学课件 - 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下册) 第1页
《阿房宫赋》3教学课件 - 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下册) 第2页
剩余46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前史之鉴 后事之师 1.细读课文,结合文章写作的社会政治背景,总结作者的观点及论述思路,思考作者撰文反思历史的现实针对性,领会其中表现的古代士人家国天下的情怀。2.朗读课文,感受赋和论的文体特点,体会作者灌注其中的感情和气势。 课前预习任务检测 读准字音阿房( )( ) 蜀山兀( ) 囷囷焉( ) 妃嫔( )媵嫱( )( ) 明星荧荧( ) 摽掠( ) 鼎铛玉石( ) 逦迤( )( ) 锱铢( )( ) 在庾( ) 尽态极妍( ) 读准字音阿房(ē)(páng) 蜀山兀(wù) 囷囷焉(qūn) 妃嫔(pín)媵嫱(yìng)(qiáng) 明星荧荧(yíng) 摽掠(piāo) 鼎铛玉石(chēng) 逦迤(lǐ)(yǐ) 锱铢(zī)(zhū) 在庾(yǔ) 尽态极妍(yán) 文体知识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类似于后世的散文诗。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和散文的特点。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文发展,叫“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著名的赋有东汉张衡的《二京赋》、西晋左思的《三都赋》、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等。 作者介绍杜牧(803-852),字牧之,自号“樊川居士”,唐代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著名诗人、文学家。文学主张“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兵卫”。诗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李白和杜甫称“大李杜”)。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诗歌代表作:《清明》《泊秦淮》《江南春》《过华清宫》等。。 关于阿房宫“阿房宫” 是秦始皇在位时建造的宫殿,遗址在今西安西南的阿房村。战国后期,秦国国力强盛,从公元前230年灭韩到公元前221年灭齐,10年左右的时间内以雷霆之势攻灭六国,一统天下。为了控制诸侯,保证胜利果实,将各国宗室数十万迁至都城咸阳。又过了几年,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咸阳,再加上秦始皇掠来大量美女和珍宝古玩,咸阳城里的宫殿已显得拥挤。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决定在丰镐之间建造更大的朝宫,即后来的阿房宫。它被誉为“天下第一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帝国修建的新朝宫,与万里长城、秦始皇陵、秦直道并称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它们是中国首次统一的标志性建筑。 关于阿房宫历史记
8161《阿房宫赋》3教学课件 - 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下册)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未认证用户 查看用户
该文档于 上传
QQ
企业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