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念奴娇·过洞庭
》
教学设计+同步学案
《念奴娇·过洞庭》教学设计
学习提示
学习提示
词人罢官北归,时近中秋,途径洞庭,写了这首词来描摹洞庭月色,并抒发自己的怀抱。万顷湖面上,作者
荡
一叶扁舟,扣
舷独啸
,看起来极为渺小。
但是,他“肝肺皆冰雪”的胸怀,与洞庭月下“表里俱澄澈”的气象交融;他包罗天地万象的想象,与浩渺无限的自然融合,超越了世俗
的崇辱得失
。诵读这首词,想象其中恢宏的意境,体会词人高洁的人格。
素养目标
素养目标
1.
了解张孝祥的生平及创作风格,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
2
.赏析词中所描写的洞庭湖恢宏的意境。
3.
体会词人“肝肺皆冰雪”的胸怀和高洁的人格。
4.
背诵全诗。
重难点
重难点
赏析词中所描写的洞庭湖恢宏的意境,体会词人“肝肺皆冰雪”的胸怀和高洁的人格。
课堂环节
课堂环节
情景导入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明·魏永贞《岳阳楼》
环节
一
:知人论世
1
.
走近张孝祥
张孝祥,南宋著名词人。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安徽和县人。少年聪颖,读书过目不忘,作文一挥而就。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廷试第一。著有《于湖居士文集》和《于湖词》。词风
豪放爽朗,风格颇近苏轼。公元1160年,张孝祥
在知静江
府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的任上,遭
谗
蒙冤罢官
。
2.
相关背景
公元1166年(宋孝宗乾道二年),张孝祥因受政敌谗害而被免职。他从桂林北归,途经洞庭湖,即景生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3.
解题
①念奴娇:词牌名。
②过:经过,途径。
③洞庭:洞庭湖。
环节二:初读感悟
(一)预习检查:
1.
明确字音。
琼
(
qióng
)
扁
舟(
piān
)
挹
(
yì
)
斟
(
zhēn
)
2
.
解释下列词语
①
琼:美玉。
②
素月:洁白的月亮。
③
萧
骚
:稀疏。
④
襟袖冷:形容衣衫单薄。
⑤
沧浪:青苍色的水。
⑥
挹
:舀水。
⑦
万象:万物。
任务活动
品诗中之韵,
感音乐
之美
任务说明:
韵是诗歌的基本要素,无韵不为诗。古人云:“声音相合谓之韵”用白话说 韵就是一个字的收声,大致就是现代汉语拼音方案中韵母的发音。韵母相近的字 叫“同韵”,诗人在句
末使用
同韵的字就是押韵。押韵的目的是为了给诗歌造成 一种悠扬和谐,循环往复的音乐美。欣赏诗歌的音韵美,
还
要很好地掌握诗歌的节奏
,
体会诗歌的顿挫抑扬之味。
任务
1
:聆听诗朗诵,
用“/”划分朗读节奏。
洞庭
/
青草,近
/
中秋,更无
/
一点
/
风色。玉鉴
/
琼田
/
三万顷
,着
我
/
扁舟
/
一叶。素月
/
分
辉,明河
/
共影,表里
/
俱
/
澄澈
《念奴娇·过洞庭》教学设计+同步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