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扫一扫联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相关小题。(本题共4小题,17分)
五十多个
巴金
“走罢,这儿不是我们立足的地方。”大家这样嚷着。各人把身边的一个小包袱挂在一只膀子上,另一只手里提了一点东西,陆续走出了那个茅棚,并没有一点留恋。
在一条狭小的土路上,他们大步走着,人数是五十多个。天是个阴天,从昨夜就刮起北风,也有人想到会落雪。但是他们不能够再在这个村庄里住下去了。
这行程并不是最近几天里才开始的:半年前洪水淹没了他们的故乡,冲去了这一年的收获;过后大兵又经过那村庄,带走了剩下的一些东西,烧掉了一些房屋。每个人只剩了几件衣服,两只空手,一条性命。于是他们含着眼泪离开了故乡,这村庄在从前曾经被他们大家当作父母般地热爱过。
他们就这样走上了漂泊的路途。他们经过了一个城市又一个城市,一个村庄又一个村庄,一座山又一座山,在破陋的茅棚里,在草枯了的原野上,在叶子整夜战抖的树林中,拾了大堆的枯叶铺在地上,卸下了小包袱,拿出可以当作被褥的东西裹住了身子,就这样地度过了寒冷的夜,一夜,两夜……夜晚永远是寒冷的,周围的一切也都是;温暖的只有他们的心,但是渐渐的心也有点儿冷了。
“歇歇罢,住下来罢!”每个人的心里都叫出来这样的呼声。没有一个人是例外。然而有几个人却说了:“走罢,再往前面走罢!”这也是众人的呼声。
他们由一条蜿蜒的土路渐渐地转到山坡上去。路是曲折的。天依旧阴沉着,风刮得更急,空中飞扬着砂石。五十多岁的张公公两次在山坡上滑倒了,他躺在路上,弯着身子,喘着气,花白胡须上粘了唾涎,尘土盖满了他的瘦脸,眼睛半开着,眼光失神地望着天空。一些人停了脚步围着来看他,帮小王把他扶起来。小王扶着他慢慢地往前面走,他们两个人便落在了队伍后面。
他们依旧吃力地在蜿蜒的山路上走着,成了一根曲折的长线。人数是五十多个。
雪花开始在空中飞舞,飘到了一些人的脸上、手上。“落雪了!”大家吃惊地叫着。无数白色细点弥漫在空中,渐渐地就成了白茫茫的一片,像有什么人撕碎了几床破棉絮从上面撒下来一般。
下山的路本来是比较容易走的,然而路面已经湿了,后来就成了泥泞,雪垫起来把满山都染成了白色,树木也盖上了雪花。周围是静悄悄的,没有别的行人,望过去前面白皑皑的一片,山脚下有些人家也被雪掩盖了,只有一条小河还在发亮。
他们口里嘘着气,用手拂拭脸上的雪花,时时把红肿的手放在嘴唇边吐热气来使它们暖和。
他们只管往前面走,没有吵闹的声音,两三个人紧紧靠在一起,或者一个紧跟着一个,这样成了一个长列,在白的雪地上慢慢地走着。天空更加暗淡。夜在张开它的网罗。前面是森林。天完全黑了,小孩的哭声打破了众人的沉默。
“火,火!亮!……”先是一个孩子的声音,接着许多人在叫。但是火柴被雨和雪弄湿了。
“走罢,我们走快点,没有亮也要走!”一个雄壮的声音在人群中响起来,那是铁匠冯六的声音,这个高大的壮年汉子,他的声音压倒了一切。
“好。”两三个人答应着,以后就不作声了,然而在每个人的心里都起了同样的回应:“走罢。”
“看,前面不是灯光?快走!”铁匠冯六的声音又响起来,依旧是十分雄壮,压倒了风和雪。
“是啊,灯光!”每个人在心里应道。然而在前面并没有灯光。
在队伍后面的张公公已经不咳嗽了,也没人注意他。小王和红鼻陈三两个人挟着他走。
“我走不动了!歇歇罢。灯光,为什么灯光就没有了?”木匠阿四哀求似地叫道。
铁匠冯六把头抬起来望着顶上露出的一段天空,天空是深沉的,黑暗的。一些白的雪花在他的头上飞舞,冷冰冰地落在他的脸上。
“走啦,大家在一块儿,五十多个,还怕什么?我们有的是力气!”那些人差不多说出了同样的话。
“那么我们就走罢!”铁匠冯六用坚决的声音说。过了好一会儿他又加一句:“我相信夜就要完了。”
在他们的周围依旧是黑暗的夜。
“走啦!”铁匠冯六用了全身的力量在跟疲倦斗争,他粗暴地叫起来。“赶快走,前面就是村庄了!”其实村庄是在他的心里。那里照耀着阳光,许多人唱着歌在田地上、在店铺里劳动。他走进一家铁匠铺,拿起一个大铁锤,向着一块炙热的红铁打下去,好家伙!火花四面溅……
赶快走,赶快走,不到死,不罢休。我们有的是胆量,我们有的是力气……
他用了粗暴的声音和山歌的调子唱出这几句话,他觉得身子比先前轻松了些。
小王和红鼻陈三两个接着唱起来,几个孩子也唱了,后来大部分的人都唱了。大家都感觉到这时候从什么地方来了一股热气。他们忘了黑暗,忘了困苦,忘了疲倦。他们永远唱着刚刚产生的简单的歌……
于是天亮了。没有风。树林留在后面。在他们的眼前是一片白皑皑的田地,雪在地上发光。一个美丽的村庄躺在他们的脚下。一些人家的屋顶上冒出了灰黑的烟,从雪堆里冒出来直往上爬。另一些人家里送出了雄鸡的啼声,他们望着这个村庄叹了一口气,淌出眼泪来了。
铁匠冯六望着那个村庄,眼睛里发出光来。他回过头来捏紧拳头,用眼睛计数了同伴的数目,安慰地自语道:“还是五十多个,有手,有脚,有胆量,有力气。”于是他微笑地对他们说:“我们快往前面走罢,村庄就在面前了。”
1932年冬在上海(有删改)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水灾、兵祸让他们含着眼泪离开了故乡,“那个茅棚”也不是他们立足的地方,“没有一点留恋”,体现了他们离开时心情的决然。
在漂泊之中,众人的心绪复杂而矛盾。一方面,他们身心疲惫,想要停歇;另一方面,他们被现实所迫,不得不继续一直往前走。
铁匠冯六是“五十多个”的精神领袖,也是小说的主人公。他总在人们濒临绝望的时候用鼓舞的话给人带去希望,给人以前行的力量。
虽然饥饿和寒冷时刻威胁着五十多个生命,但他们仍不断行走,这不是因为他们身体强悍与善于忍耐,而是精神上的强健与不息。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阴沉的天、疾风飞雪,渲染了前行的艰难;“前面白皑皑的一片”以及“一条小河还在发亮”这样的美景,暗示着前途的光明。
文中多处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内心与现实的矛盾,如人们想着看到了灯光,然而前面并没有灯光,这种反差更加凸显了处境的艰难。
小说的村庄具有象征意义,“照耀着阳光,许多人唱着歌在田地上、在店铺里劳动”,这是人们向往的村庄的样子,也是他们向往的生活。
小说特意整体虚化具体人物形象的刻画,忽略复杂情节的打造,但“五十多个”顶风冒雪、携手搀扶行走的场景跃然纸上,令人动容。
小说在叙写中多次提到“五十多个”,请分析其用意。(5分)
巴金曾说:“我虽然不曾给当时的读者指出一条光明大道,可是我相信:往前进,就不会灭亡。”请围绕“困境·希望·前进”这组关键词,为小说《五十多个》写一则文学短评的思路。(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