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古诗文阅读 题目列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相关小题。材料一:孺人①之吴...
组合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相关小题。

材料一:

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绵;入城则缉纑,灯火荧荧,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曝阶下。室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孺人死十二年,有光补学官弟子。十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馀则茫然矣。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

(节选自归有光《先妣事略》)

材料二:

归有光,字熙甫,昆山人。九岁能属文,弱冠尽通“五经”“三史”诸书,师事同邑魏校。嘉靖十九年举乡试,八上春官不第。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常数百人,称为震川先生。

四十四年始成进士,授长兴知县。用古教化为治。每听讼,引妇女儿童案前,刺刺作吴语,断讫遣去,不狱。大吏令不便,辄寝阁不行。有所击断,直行己意。大吏多恶之,调顺德通判,专辖马政。名为升迁,实重之也。隆庆四年,大学士高拱、赵贞吉雅知有光,引为南京太仆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修《世宗实录》,卒官。

有光为古文,原本经术,好《太史公书》,得其神理。时王世贞主盟文坛,有光力相抵排,目为妄庸巨子。世贞大憾,其后亦心折有光,为之赞曰:“千载有公,继韩、欧阳。”其推重如此。有光制举义,湛深经术,卓然成大家。

(节选自《明史·归有光传》)

【注】①孺人,对母亲的尊称。②魏校,明代官员、学者,与李承勋、胡世宁、余祐善,并称“南都四君子”。③春官,即六部之一的礼部,礼部在春天主持进士考试。④刺刺,多言的样子。⑤击断,即争执。⑥制举义,特指经学研究。

第 1 题 填空

材料一中画线标红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在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上打“√”。(3 分)

中夜与其A妇泣B追惟C一二D仿佛E如昨F馀G则茫然矣

第2题 单选

下列对文中加粗标红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室靡弃物”与《诗经·卫风·氓》“靡室劳矣”中的“靡”意思相同。

B.

“率人人得食”与《六国论》“率赂秦耶”中的“率”意思不同。

C.

“不具狱”与《陈情表》中“臣具以表闻”中的“具”意思不同。

D.

“实重抑之也”与《五代史伶官传序》“抑本其成败之迹”中的“抑”意思不同。

第3题 单选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归有光的母亲在吴家桥时纺棉,回城后缉线,虽然有外祖父经常送东西,不愁吃穿,她却仍然辛苦劳作,仿佛朝不保夕。

B.

归有光的母亲让婢女们加工烧过的炉灰,进行重复利用;她以身作则,全家没有一个闲人;她对奴婢宽厚有恩且舍得分享。

C.

归有光虽年少才高,却仕途坎坷,八次都没有考中举人;后按自己的政治理念为官,断案洒脱,颇有主见,得罪了很多人。

D.

归有光被明升暗降之后,幸得高拱、赵贞吉推荐,入南京任职;他在文坛上尽力与王世贞分庭抗礼,终使对方心服口服。

第4题 问答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4分)

(2)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4分)

第5题 问答

归有光能够学有所成,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3分)

题目信息
调研模拟 选择性必修下册 高中通用 元明清时代文言
-
正确率
0
评论
132
点击
QQ
企业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