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古诗文阅读 题目列表 文言文阅读《通鉴纪事本末·高祖兴唐》体裁:别史。字...
组合题

文言文阅读

《通鉴纪事本末·高祖兴唐》

体裁:别史。字数:647。难易度:★★★☆☆。建议用时:20分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

渊以书招李密。密自恃兵强,欲为盟主,己巳,使祖君彦复书曰:“与兄派流虽异,根系本同。自唯虚薄,为四海英雄共推盟主。所望左提右挈,戮力同心,执子婴于成阳,殪商辛于牧野,岂不盛哉!”且欲使渊以步骑数千自至河内,面结盟约。渊得书笑曰:“密妄自矜大,非折简可致。吾方有事关中,若遽绝之,乃是更生一敌。不如卑辞推奖以骄其志,使为我塞成皋之道,缀东都之兵,我得专意西征。俟关中平定,据险养威,徐观蚌鹬之势,以收渔人之功,未为晚也。”乃使温大雅复书。密得书甚喜,以示将佐曰:“唐公见推,天下不足定矣。”自是信使往来不绝。雨久不止,渊军中粮乏。刘文静未返,或传突厥与刘武周乘虚袭晋阳,渊召将佐谋北还。裴寂等皆曰:“宋老生、屈突通连兵据险,未易猝下。李密虽云连和,奸谋难测。突厥贪而无信,唯利是视。武周,事胡者也。太原一方都会,且义兵家属在焉,不如还救根本,更图后举。”李世民曰:“今禾菽被野,何忧乏粮?老生轻躁,一成可擒。李密顾恋仓粟,未遑远略。武周与突厥外虽相附内实相猜武周虽远利太原岂可近忘马邑本兴大义奋不顾身以救苍生当先入成阳号令天下今遇小敌,遽已班师,恐从义之徒,一朝解体,还守太原,一城之地为贼耳,何以自全!”李建成亦以为然。渊赏霍邑之功,军吏疑奴应募者不得与良人同,渊曰:“矢石之间,不辨贵贱。论勋之际,何有等差?宜并从本勋授。”壬午,渊引见霍邑吏民,劳赏如西河,选其丁壮使从军。关中军士欲归者,并授五品散官遣归。或谏以官太滥,渊曰:“隋氏吝惜勋赏,此所以失人心也,奈何效之!且收众以官,不胜于用兵乎!”

(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高祖兴唐》,有删改)

第1题 单选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武周与突厥外虽相附/内实相猜/武周虽远利太原/岂可近忘马邑/本兴大义/奋不顾身/以救苍生/当先入咸阳/号令天下/

B.

武周与突厥外虽相附/内实相猜武周/虽远利太原/岂可近忘马邑/本兴大义/奋不顾身/以救苍生当先/入咸阳号令天下/

C.

武周与突厥外虽相附/内实相猜/武周虽远利太原/岂可近忘/马邑本兴大义/奋不顾身/以救苍生当先/入咸阳号令天下/

D.

武周与突厥外虽相附/内实相猜武周/虽远利太原/岂可近忘/马邑本兴大义/奋不顾身/以救苍生/当先入咸阳/号令天下/

第2题 单选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己巳,此处为干支纪日,其中“己”为天干之一,“巳”为地支之一。

B.

商辛,指商朝末代君主纣王,在牧野之战中被周武王率军击败,自焚而死。

C.

禾,本义指谷子,即粟,此处为豆类的总称;“菽”则为稻类的总称。

D.

散官,是古代表示官员等级的称号,虽有官名而无实际职事。

第3题 单选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密凭借兵强马壮的优势,在给李渊的回信中暴露出自己做天下盟主统一天下的野心,希望李渊能够和他同心协力,相互扶持。

B.

李渊收到李密的回信后,将计就计,决定以退为进,先假意用谦恭的语言麻痹他,从而为自己能够全力西征创造有利的条件。

C.

因为军中缺粮,李渊召集将领商量回到北方,此事虽然得到了裴寂等人的赞同,但却遭到李世民和李建成的共同反对。

D.

李渊认为作战时流箭飞石并不分人的高低贵贱,所以在论功行赏时也不能按身份地位高低,而是要看其在战争中的功勋大小。

第4题 问答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密得书甚喜,以示将佐曰:“唐公见推,天下不足定矣。”

(2)隋氏吝惜勋赏,此所以失人心也,奈何效之!

题目信息
调研模拟 必修下册 高中通用 隋唐时代文言
-
正确率
0
评论
245
点击
QQ
企业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