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扫一扫联系
下列对茅盾《风景谈》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沙漠驼铃”“高原晚归”两部分写法相近,在写动态画面时,先写点,再写面,由少到多,由远及近,像电影镜头一样,给人以立体的感觉。
“难道这不是风景吗”“没有了人,还有什么可以称道的”等设问句的使用,能够使人警醒,并促使读者对眼前景象进行思考。
“晨风吹着喇叭的红绸子,只这是动的”“刺刀闪着寒光,在粉红的霞色中,只这是刚性的”,不仅注意动静搭配,更注重色彩的调配。
茅盾语言细腻而奔放,明快而含蓄,如写“桃林小憩”,善用动词,如“坐”“蹲”“争论”“大笑”“躺着”“掩住”,表现了一群热血青年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