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亲人聚散也实在难免,然而,苏轼兄弟的别离却带着许多苦楚。
一是相别时间之长久,尽管“相看恍如昨”,但一晃便是“许多年月”。
二是别离中的人儿境况之凄惨,头顶“添华发”,脸面“添黄色”,衣襟“余
苦泪”。正因如此,这场多年别离后的重逢,竟使得兄弟二人满脸喜气。
生活的艰难和别离的苦楚,使得兄弟二人感情弥笃。他们可以“对床夜
苏轼篇 大江东去倚杖听 325
雨听萧瑟”,也可以一同“池上觅残春”。尽管残花飘落犹如霰雪纷飞,
但毕竟有了手足相伴的亲切和温暖。
第二,苏轼对世事难料、聚散无常的感慨。表达此意的句子“人有
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乃传诵千古的名句,成为多少
失意之人自我疗伤的一剂苦药。这是一句充满了哲学意味的人生感言,
是一个游走仕途的中年人深切的人生感受。
除此以外,还有没有别的意味呢?
请再读上阕: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
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词作开篇就发问:“明月几时有?”对这
04苏轼篇5人有悲欢离合【何止文章-北京四中语文课】OCR识别文字可复制粘贴.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