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里的岁月芳华
——《百合花》《哦,香雪》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梳理核心情节,写小说梗概,理解诗化小说的描写艺术。
2.赏析耐人寻味的“细节”,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刻画。
3.分析小说中意象的象征意义,理解人性美、人情美以及对文明的追求。
4.通过品味小说清新细腻的语言表达,获得审美体验,提高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学习重
难点
1.重点:赏析细节描写,鉴赏人物形象;分析意象,把握象征手法。
2.难点:欣赏诗化小说的描写艺术,品味诗化小说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朱光潜先生曾说“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即使是小说这种看似与抒情无关的叙事艺术,也可以有浓郁的抒情效果,有“诗的特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这样的诗化小说,一篇是被茅盾赞为“是结构谨严,没有闲笔的短篇小说,但同时它又富于抒情诗的风味”的《百合花》,一篇是被孙犁评为“这是一首纯净的诗,即是清泉。它所经过的地方,也都是纯粹的境界”的《哦,香雪》。让我们一起走进小说中的岁月芳华,领略诗化小说中的青春美、人性美。
二、学习任务
第一课时
预习任务:
认真阅读《百合花》《哦,香雪》,并从下面任务中选一个完成。
1.梳理《百合花》的主要情节,为其写300字以内的小说梗概。
2.梳理《哦,香雪》的主要情节,将其压缩成500字以内的小小说。
学习任务
一
提纲挈领,把握核心情节
1.在小组内互相传阅你为《百合花》写的小说梗概,并讨论:由于字数有限,你要删去哪些内容,保留哪些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删改。
预设:
可能保留的内容有:
(1)解放战争期间,一名通讯员护送文工团女兵前往包扎所;
(2)到达包扎所后,文工团女兵和通讯员因为包扎所棉被短缺,一起来到老百姓家,向一户人家的新媳妇借棉被;
(3)后来因为战争需要,新媳妇也来到包扎所,和文工团女兵一起照顾伤员;
(4)通讯员为救战友身受重伤,牺牲在包扎所;
(5)新媳妇为去世的通讯员盖上百合花被。
可能删去的内容有:
(1)小说中相对次要、出场不多的人物,如“乡干部”“担架员”;
(2)小说中的环境描写;
(3)小说中的场景描写,如文工团女兵对通讯员拖毛竹的想象,以及对故乡中秋节的回忆;
(4)小说中文工团女兵的心理描写;
(5)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如通讯员步枪筒里的树枝和野菊花;
(6)小说中一部分对话描写、肖像描写等。
2.在小组内互相传阅你删减后的小小说《哦,香雪》,讨论:哪些情节保留下来了,删去了哪些内容,为什么?
预设:
可能保留的内容有:
(1)火
1030 《百合花》《哦,香雪》群文联读1教学设计 - 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