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高中语文 必修上册 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韩成武:社会改革家的临秋情怀——重读毛泽东词《沁园春·长沙》【第一单元资料链接】【必修上册】【教师用书】

语音 其他基础 必修上册 第一单元 教师用书 必修下册第一单元 必修下册教师用书 DOCX   3页   下载0   2023-06-29   浏览242   收藏0   点赞0   评分-   2926字   12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韩成武:社会改革家的临秋情怀——重读毛泽东词《沁园春·长沙》【第一单元资料链接】【必修上册】【教师用书】 第1页
韩成武:社会改革家的临秋情怀——重读毛泽东词《沁园春·长沙》【第一单元资料链接】【必修上册】【教师用书】 第2页
剩余1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 必修上册 第一单元 · 资料链接 社会改革家的临秋情怀——重读毛泽东词《沁园春·长沙》 韩成武 这是青年毛泽东的一篇力作,是一篇游故地而观秋景、忆同窗而思往事、励斗志而抒豪情的壮美词章。即景抒情,缘物思人,固然是传统的艺术构思,然而它在内容上却是全新的笔墨:写秋景而不衰飒,忆往事而不惆怅,景、事、情紧密交融,汪洋涵汇,大气磅礴,实开临秋抚事词篇之大观。 橘子洲,湘江畔,岳麓山,曾是学生时代的毛泽东和他的同学好友常来畅游之处,壮丽的山水陪伴着他们的峥嵘岁月,激发着这群时代骄子的豪情壮志,送他们走上革命征途。十几年的光阴瞬息而逝,1925年深秋时节,青年毛泽东独自来到橘子洲头,眼前的山水唤起他的思忆,激荡着他的心胸。改天换地的革命理想,昂扬奋发的青春活力,继往开来的英雄斗志,这一切,通过写景、忆旧的笔墨痛快淋漓地挥洒出来。 秋天是草木变衰的季节,也是一般人易动伤怀的时候,“自古逢秋悲寂寥” , 刘禹锡概括恰当。自从宋玉首兴悲秋之叹,历代文人接声递响,秋天落在纸面,只是一颗凄清的泪滴而已。然而,秋天又是“守成”与“革新”两种世界观的试金石。秋天对旧有之物进行否定,对新生之物加以孕育。大凡守成恋旧的人,常会因秋气扫除旧物而感慨盛事变衰;而立志改造社会的革命者,却在心理上与秋天构成同调,对秋风的除旧育新予以热烈的欢呼。唐代永贞革新的主要人物刘禹锡,就曾高唱“我言秋日胜春朝”(《秋词》)、“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盼青云睡眼开”(《始闻秋风》) , 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盛称秋天的美景:“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不第后赋菊》)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家,他所进行的翻新中国几千年历史的革命是一场划时代的大革命。他热爱秋天,在所作的诗词中,多次欢呼秋天,赞美秋天:“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采桑子·重阳》) , “万木霜天红烂漫”(《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 风”(《清平乐·六盘山》)。在这首长调词中,对秋天的礼赞更是达到了如火如荼的地步。 首先,在景物的摄取上,采用多方观照、广角摄景的手法,多角度、多层面地展示秋光。“万山”句写远景,“漫江”句写近景,“鹰击”句写上景,“鱼翔”句写下景。远近上下,浏览无遗,爱秋之心,何等热切 ! 字里行间,跳动着诗人喜悦的目光。其次,在景物的着色上,只取“红”“碧”二色:“万山红遍”“漫江碧透”。红、碧二色都富于生
韩成武:社会改革家的临秋情怀——重读毛泽东词《沁园春·长沙》【第一单元资料链接】【必修上册】【教师用书】
QQ
企业微信
扫一扫
客服